close

仙草奶凍加芋圓與地瓜圓

花蓮薯
這是為了International Day做的
是說International Day號召大家帶自己祖國的食物,也就是極大型的potluck的意思
我本來是不想做的,可是想了想,這個系台灣人除了我還有人願意做嗎...
既然要做,就得做台灣菜,這倒是挺困擾的,鹹食方面我還想不到什麼是可以煮的台灣土產
蚵仔煎,肉圓,臭豆腐,炒米粉都不是;鹹酥雞,雞排,營養三明治大概算吧,都是炸的
我可不想讓那些人吃冷掉的炸物然後對台灣食物有不好的印象
於是決定做甜食。
其實仙草芋圓都不是台灣土產,但是把鮮奶油加進去這種創意無限的做法,是100%的台
花蓮薯其實是一種和果子,但是產於花蓮用了番薯,誰能說不台
我選這兩樣是有其意義的,除了我自己想吃以外(99%),某種層面上代表著台灣文化
台灣吵去中國化很久了,但台灣文化根基於中華文化無庸置疑,所不同者,
加上了日本殖民時留下的痕跡,鄉土文化,跟現今尊美崇日加以揉合
仙草這種源自大陸的客家食物,台灣人很妙的加上了西方的鮮奶油,還很好吃
花蓮薯橫看豎看都是和果子,用上台灣土產的番薯,就是台灣特色
文化是不斷在前進的,台灣文化正在成形
(不要跟我吵什麼台灣本來就有文化,那是幾乎凋零殆盡的原住民文化)
有人急於跟大陸畫清界線,太急了想把所有的都丟掉
但是請不要忘記,文化反映歷史,不管願不願意,中國大陸的確統治台灣很久
不管是200年前還是70年前來的移民,都是來自中國大陸
以中華數千年璀璨為基,台灣文化必能豐美茁壯
無謂的意識形態造成的災難,文化大革命已經夠了,不用再來一次
仙草奶凍加芋圓與地瓜圓:
芋泥/地瓜泥:
選小顆飽滿的芋頭/地瓜整顆蒸熟後剝皮壓泥,視情況加糖
可在蒸時順便蒸1T紫糯米+1/3杯水,打碎過濾後把汁加入芋泥
這樣可以讓芋頭染上紫色,不然這裡只有白芋頭哩
芋圓/地瓜圓
材料:
芋泥/地瓜泥 300g
太白粉 100g
番薯粉 50g
糖 3T
沸水 3T
做法:
1. 沸水沖入太白粉+番薯粉中
2. 所有材料混勻成團搓條切塊即可,外層可灑上番薯粉防黏
接下來就可以煮了,不然也可以冷凍保存
3. 煮一大鍋水,放入芋圓/地瓜圓,三開兩點(加兩次冷水)
後馬上撈起浸冰水到微溫不燙手,撈出拌入糖水或蜂蜜即可
仙草: 大量的仙草洗淨,塞滿鍋子(要塞緊),加入水到蓋過仙草
加蓋小火熬煮三小時,撈棄仙草,加糖冷卻冷藏定型即可
糖水: 白糖先用小火炒到變黃,後加入水熬煮半小時
組合: 這大家應該都知道吧...最後加上鮮奶油即可
花蓮薯:
據說最早的花蓮薯是沒有外皮的,這我大概可以了解
但是那種沒有外皮的花蓮薯連我這道地的台灣人都沒吃過,我看還是算了吧
皮:
地瓜泥 40g
蛋,蛋黃 各1
麥芽糖 1T
蜂蜜 2T
煉乳 1T
奶油 1T
小蘇打 1.5g (1/2t),用少許水溶解
低筋麵粉(cake flour) 150g
肉桂粉 1t (optional)
餡:
綠豆餡 70g
地瓜泥 120g
麥芽糖 2T
奶油 1T
鹽 1小撮
餡變化: 麻糬,栗子,核桃
外皮抹汁: 蛋黃一個+1t醬油
做法:
1. 地瓜泥用小火炒去水分到很黏稠,加入除奶油外的其他材料,
炒到不沾手,加入奶油扮勻後冷卻備用
2. 皮所有材料混合冷藏半小時即可
3. 一份皮(15g)包一份餡(15g),餡裡面可以包麻糬或栗子核桃
4. 烤箱預熱400F,刷上抹汁烤10~15分鐘至金黃即可
全站熱搜